不少年輕人認為自己身體好,很少機會患上嚴重的疾病,總抱持年輕就不需要醫保的想法;其實世事難料, 若果未有醫保保障,到有需要住院或接受手術時,就會大失預算。假如你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可能不接受你的投保申請,或需按健康狀況收取附加保費及/或加設個別不承保項目。 早買醫保早安心 年輕人剛踏入社會工作,就應該及早為未來做好準備,避免因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而大失預算;即使有公司醫保,也需要揀份適合自己的自願醫保傍身,以免轉工時可能會失去醫療保障。 早買醫保早安心 自願醫保計劃有何吸引之處? 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由醫務衞生局認可。認可產品必須符合多項標準產品特點的基本要求,以提升對消費者的保障。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之特點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之保障範圍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多元化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可分為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標準計劃提供基本的住院保障;而靈活計劃則在標準計劃以上再增加具彈性的附加保障,例如更高的保障額、更闊的保障範圍和附加額外醫療保障等。 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 ▪ Fresh Grad識勞工法免被亂扣糧!簽僱傭合約注意5大事項 ▪ Son姐教路:七日通知期、無醫療保險是伏工嗎? 精明投保要留意: 受保人一般年紀愈輕,保費愈平 當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生效後,不論受保人健康狀況有否改變,自願醫保均保證續保至100歲,給你長遠保障 若你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可能要收取附加保費及/或加入個別不保事項,再復發有機會不獲賠償,甚至不受保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之保障範圍涵蓋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日間手術、訂明診斷成像檢測、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等等,是你健康路上的強大後盾 自願醫保計劃認可產品分為標準計劃和靈活計劃,你可按個人需要和預算選擇合適的認可產品 自願醫保計劃官方網站及保險公司網頁均列出保費表,方便查閱 未雨綢繆,為自己和家人加添防護網,立即瀏覽自願醫保計劃官方網頁www.vhis.gov.hk了解更多吧!透過官網「計劃搜尋」功能,隨時隨地查閱及比較不同認可產品的內容和保費,選擇切合自己需要和預算的產品。 (資料由自願醫保計劃辦事處提供) 資料由客戶提供轉載,JobsDB Hong Kong Limited...
無論經濟好壞,房地產在香港依然都是城市熱話!好景之時,樓價攀升,不少人都想入行分一杯羹;市況轉差,不少人都想入行兼職賺多一份收入。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全港持牌代理人數有40,223人,想成為其中一員就必須先考取地產牌照。小編請來現職地產代理Angus分享考牌詳情!牌照分什麼類型?人人都能報考嗎?考試內容和形式是什麼?考完牌就能入行前做地產?地產經紀到底能賺多少錢?⋯⋯問題多多,下文逐一解開。   ▪ 【保險牌懶人包】一文睇清試卷題型及題目範圍 三大秘訣助你一Take Pass ▪ 【證券牌照考試懶人包】一文睇清考試內容、考題、豁免等重點 行內人親授考牌貼士 1. 地產牌其實是什麼?有什麼不同的類型嗎? 地產牌的正式名稱是「地產代理牌照」,由香港的地產代理監管局(簡稱地監局;Estate Agents Authority, EAA)監管及發牌。只要你想進行香港的房地產交易業務,代表買家、租客或業主提供專業服務,都一定要持有相應的牌照。  地產牌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營業員牌照 」(SQE),坊間俗稱細牌或S牌;以及「地產代理牌照」(EAQE),坊間俗稱為大牌或E牌。簡單來說,大牌的持有人既可以自行經營地產代理業務,成為地產代理業務的獨資經營者、合夥人或董事,同時也可作為營業員。而細牌的持有人只可以在地產代理公司裡面做營業員,不可獨資或合夥經營地產業務,或成為地產業務董事。大牌還分為人牌照及公司牌照,以下討論的當然是個人牌照,以便大家了解怎樣可以成功考牌。  Angus提醒:「只要是涉及香港的物業,我們參考任何賣買租賃的工作都要有牌,無牌工作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監禁2年及罰款 $500,000。不過,坊間有不少人會從事海外物業買賣,原則上純粹銷售海外物業,不涉及本地物業,其營業不受地產代理監管局規管,有無牌照就影響不大。」  2. 想參加考試,有什麼報考條件? 無論想報考大牌或細牌,條件都很簡單,學歷要求也很低,一是年滿十八歲,二是完成中學五年級或同等程度的教育。資格考試均由職業訓練局 (VTC)的高峰進修學院(PEAK)舉辦及執行。自2022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考試只接受網上報名及郵遞報名,由於場次不多,通常很快額滿,留意須在「開始接受報名」當中一早報名,否則可能等上數月才能應考。  以11月30日的細牌考試為例,小編在10月28日搜索中午,考試名額已滿。按此查詢最新的考試時間。   3. 考試合格就可以立即申請牌照了嗎﹖...
▲想在職場有突破,攻讀MBA是個好選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擁有優秀的學術水平及風氣,其位於香港銅鑼灣的東亞中心(East Asia Centre)提供國際性MBA兼讀課程,學生100%為日、韓、台、澳門及香港在職專業人士,對於計劃踏足海外或突破本地職涯發展均有優勢。 投身職場一段時間後,不少人均想在不停下事業步伐之下進修,在職涯發展有所突破,工商管理碩士(MBA)自然成為大家的選擇。在眾多商學院之中應如何挑選,是一門學問。 英國頂尖學府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擁有近200年歷史,其百年美譽和學術風氣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MBS MBA課程主任Xavier Duran表示,其課程內容實用性極高,多元化及與時並進,迎合環球市場需要;配合覆蓋全球的學術網絡,學生可揀選曼徹斯特或其他國家交流,開拓國際視野和世界觀,增強競爭力。對於想突破自我和增值自己、在職場上轉型或計劃成立初創企業,均適合修讀此MBA課程,Xavier更會分享揀選MBA學院的貼士。 頂尖商學院屢獲國際認證 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單是在歐、美、英獲得國際商學院協會(AACSB)、國際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協會(AMBA)及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EQUIS)3項國際認證,成為全球排名首1%的商學院獲此卓越評級,已是頂尖的象徵。此外,校友中共有25名學生和教職員榮獲「諾貝爾獎」,屬全英之冠,學術氣氛濃厚。 兩年兼讀制MBA採用混合式授課是課程特色,Xavier稱約有3至4個科目為面授,其餘則以網上形式學習,「由於大部分為在職學生,這種教學模式的好處是他們更能因應自己的時間和步伐作彈性靈活和自主學習。課程最大特色是曼徹斯特大學東亞中心在銅鑼灣設有校址。首年會有來自曼徹斯特的教授來港授課,3至4天的密集式工作坊,學習金融、經濟、會計、市場學、策略管理等理論和核心學科。第二年則以實用性為主,學生可選擇留在本港校址或到海外分校如曼徹斯特、杜拜、新加坡和上海等修讀選修科,如數據分析、數碼市場策略、連鎖經營管理等,透過到國際化的學習及接觸海外學生和校友,更能擴闊同學的國際視野和人脈。」 ▪ 係時候唞吓!外國短期進修課程6天起完成 無負擔體驗海外生活 ▪ 冇錢都可進修?自我增值課程選擇:免費或獲持續進修基金補貼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MBS...
追蹤電子郵件、電話及網頁瀏覽記錄,透過閉路電視,監察著各人的一舉一動甚至表情,那麼微細的監控,並非衝著犯人而設,而是一些企業用來了解員工生產力指標的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就此,有網民大罵這種做法變態,覺得每日上班跟坐監並無差別。其實,以上述途徑監察員工,會否有侵犯私隱之嫌?遇到這樣的監控,打工仔到底可否說不?  法例面前,要識得區分「個人資料私隱」與「個人私隱」  早前有網民在討論區大吐苦水,表示公司在所有員工的座位天花板位置,裝上連收音功能的360度4K監察鏡頭,電腦亦裝了監控軟件,追蹤大家的網頁瀏覽記錄及電郵,上班有如坐監,質疑公司是否侵犯員工私隱。就以上情況,蘇文傑律師(Prof. Albert So)回應,根據現行香港條例第486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保障範圍涵蓋的是「個人資料私隱」,而非「個人私隱」,所以假如僱主在辦公室設置閉路電視,監察僱員工作情形,雖然有可能因此而引致員工感到渾身不自在,甚至反感,但由於這是「實時監察」(Real-time Surveillance),故並不抵觸法例。  ▪ 打工仔驚覺公司電腦被監控 網民:不意外﹗4大跡象留意自己有否被監控 ▪ 無良公司玩「連坐法」 一人遲到全員扣薪!一文睇清各種「苛刻規矩」是否違法 (附案例解說) 「不過,當閉路電視或類似設備有啟動錄影功能,僱主卻沒有告知僱員,則作別論。」蘇律師解釋:「但凡進行錄影、錄音,而非純粹實時監察,即屬『資料收集』,假使僱主未有向員工發出『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例如,在僱傭合約、職員手冊中述明是基於甚麼目的,在辦公場所安裝閉路電視,以及攝錄;又或沒有交代清楚,僱員使用僱主提供的電話時,包括手機,對話及留言會被錄音,僱員是可以向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下簡稱「公署」)提出投訴。可是,如果公司已『告知』員工,會作出資料收集,即錄影、錄音,則不會構成爭議。」  打工仔雖未能禁止被老細Mon住,但資料收集不可超乎適度  言下之意,只要公司對員工開門見山,表明來意,就可以展開微觀管理,監控著每一個打工仔?蘇律師稱,縱然根據法例,向員工作出資料收集時,告知便可,暫時亦未有一個法律渠道,容許僱員禁止僱主監控職員的工作活動,可是,當中仍有一個制衡機制,就是「資料收集不可超乎適度」。  然而,何謂「適度」?  他續稱,現行法例雖並無明文定義,甚麼謂之「超乎適度」,但一般而言,如資料收集者有其他侵擾程度較低的替代選擇,甚至是不用收集他人資料,也能達致同樣目的,而僱主仍使用侵害性較強的方式來監控員工,便有可能「資料收集超乎適度」。  舉例說,使用監測辦公室人流、以助環保節能的佔用感測器(Occupancy Sensor)時,二維碼掃描其實毋須實名追蹤哪名同事在座位,也可得出所需數據;又或,公司想防止僱員違規進入一些不當網頁,或從互聯網下載不應下載的內容,安裝過濾軟件便可,未必需要用監控軟件查看僱員的網頁瀏覽記錄。  凡此種種有替代選擇而僱主最終決定以侵擾性較高之方式,來監察員工工作行為,僱員是可向公署投訴,經公署調查,如認為資料收集超乎適度的話,私隱專員將向資料使用者發出執行通知,指令其採取補救措施,若資料使用者不依從執行通知,將有機會被控違反六項保障資料原則中之第一項:資料收集原則(Data Protection Principle, DPP)。  ▪ 見工要交身份證?一文看清求職、入職、離職3階段私隱設定 ▪ 同事想關係close啲?5招謝絕扮熟、入侵個人空間及打探私生活 即使監察員工,也要在合理、公平基準下進行  另一關乎個人資料私隱的爭端,是資料發布、轉移時,未獲當事人同意,就算接收資料的第三方是執法部門,亦需得到當事人允許,才可將資料轉移。「有些公司會在其官方網頁,圖文並茂介紹工作團隊,但假如未經員工同意,將對方的個人照片放上機構網頁,亦可引起爭議,當事人是有權投訴。」蘇律師提示:「在社交媒體盛行的年代,把截圖或影片上載至各平台分享,是司空見慣之事,可是,如僱主或主管透過閉路電視監察僱員工作活動時,發現對方偷懶問題嚴重,於是將影片內容在分享平台上公布,卻屬違法,因在未取得資料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將影片轉交第三方,就會抵觸法例。」 ...
俗語有云:「愈有錢愈孤寒」,都市傳說十個老闆九個都是孤寒致富,腦細孤寒,首當其衝「受罪」的就是員工!最近就有打工仔於討論區發文,收集網民遇過公司做過最cheap的行為,怎料竟變成吐苦水大會!  樓主以「試過間公司最cheap係點」為題撰文,分享朋友公司最cheap的行為是OT不補水,但原來比起其他網民的分享,只是小巫見大巫:  「病一日無SL 要連續4日醫生紙先可以拎病假 仲要4/5糧 勞工處最低標準」  「聖誕開party 要員工夾錢」  「OT最少兩個鐘先計錢」  「返工前果日個同事打黎叫自己帶mouse 同筆,上巿大公司都咁cheap」  「我廁紙都無」  「公司冇水飲 要自備」  「唔俾彩色影印,要黑白後期叫你加返色 」  「Start up公司,冇錢買software,要員工無限開新email登記免費試用版」  「換完衫先可以打卡開工;收工就打左卡先可以換衫」   「廁紙要配給,一個星期一人一卷」  「中秋燈謎送番公司meno 紙,成箱拎出黎比人抽 但文具櫃平時無人拎」  「升職冇人工加」  ( 按此看原po)  企業的兩種營商思路 哪條才是出路?  縱觀網民分享的情況,確實令人慘不忍睹,果然是公司的取態如何,員工的命運也必如何。在商言商,經營者角度,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情況下,對待員工的取態,要不是「慳得就慳」,盡量節省公司開支,開源節流,以提高利潤;就是希望透過大方善待員工,以提升員工士氣,讓員工保持工作熱忱,推動公司盈利。顯然易見,上述網民所工作的企業取態應屬前者,而職場上這種取態的僱主亦為數不少,但這種思路放眼未來職場或已不合時宜,需要作出改變。  ▪...
組合ERROR如今在樂壇佔一席位,但此前各成員也經歷過波折,他們的造型師之一Lok Fong也一樣。今天擁有自己fans的他回想起從前:「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知道籌碼地去搏  現在的Lok是造型師/公關公司老闆/中醫醫美診所創辦人,間中會做些art direct、導MV、填詞,每樣他都是想得很清楚才去做,如同配搭這天的衣著時:藍色冷衫襯上一條扣上藍色迷你他媽哥池的珍珠頸鍊,提袋再掛上一個黑白他媽哥池。10年前的他卻是個迷茫少年:讀設計畢業投身影樓,卻被告知設計倒模就可以,最緊要快。於是他很快就辭職:「我只知自己不想要什麼。」  Lok唯有用排除法,不討厭的就去試,做過sales、客服等許多工作,同時發現自己喜歡創作,就將履歷寄遍電台、雜誌,卻因欠相關經驗而石沉大海,其時同輩卻已成為醫生律師,「是一場賭博,但搏也要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籌碼:那時我有青春、信自己有才能、家人沒有太高的期望——沒東西可以輸,便去搏。」  「很多人說不要怕蝕底,但那本身就不會是蝕底,而是你獲取到的——如果我永遠只是寫運動,就不會有那些機會,所以盡量比本份做多幾步。」所有東西都會相扣,如同他做sales、客服鍛鍊了溝通技巧、兩文三語,「每一步只要很用心去行,總有一次是會帶到你去下一步。」  ▪ 【職場夢想家】DSE肥佬卻追成兩個夢 當設計師再變身型格汽車美容師傅...
當優秀的人才遇上伯樂,其優點便可向僱主展現,強調人性化招募的Rise Asia 就是這位伯樂,用心與求職者打造其個人品牌。 出色的人才想找到一份理想工作,除了必須具備優秀學歷、豐富經驗和專業資格等條件外,還要靠一點運氣,遇上一位能發掘其優點,再將才華展現於僱主面前,合力說好個人故事的伯樂,才是招聘顧問的過人之處。 人才招聘顧問公司Rise Associates Asia Limited(下稱Rise Asia)今年再度獲頒「Recruitment Firm...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