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stad著重「Human Forward」的品牌精神,無論對待客戶、求職者,以至員工均是以人為本,香港區總經理Benjamin Elms(左四)與各部門的同事打成一片,團隊氣氛團結愉快。 「以人為本」是任何行業必須的待客條件,對於人才招聘公司更是不可或缺。即使近年人工智能普及化,人人也可利用它協助撰寫履歷或篩選履歷,但它始終無法把人取代。 招聘顧問公司Randstad(任仕達)榮獲JobsDB HR Awards 2022-23的「Recruitment Firm of the Year – Premier (Platinum)」,他們深信招聘顧問提供的專業服務遠超於單純的工作配對。Randstad(香港)總經理Benjamin Elms指出,Randstad以「Human Forward」作為品牌定位,藉著招聘顧問貼心和人性化服務及豐富經驗,應對僱主客戶和求職者的需要,作出理想的人才配對。公司藉此也有利於長遠發展,不斷提升服務質,精益求精。近年Randstad更涉足大中華區,擴大業務版圖,為客戶和人才提供更廣泛的選擇。 人性化服務遠超人工智能 過去數年,各行各業的市況持續不穩定,Randstad能夠獲得這項殊榮,Benjamin深感引以為傲,「這個獎項對我們上下的努力和付出是一份肯定,具有正面影響和意義。」公司重視「Human Forward」以人為本、以客為先的服務理念,他深信致勝之道既要對外,還要對內實踐以人為本,「招聘是人性化的課題,無論對待客戶或求職者,招聘顧問透過會面和對談,代入雙方角度透徹了解,才可充分理解求職者的獨特性及對工作的熱誠,協助他在面試時突顯其優勢,迎合客戶的人才需要,這是人工智能或演算法無法做到的。至於對內,我相信只有快樂團隊才可步伐一致地帶領公司向前發展,我們尤其著重同事的身心健康和歸屬感,公司近年增設不少項目,以營造快樂氛圍,增加同事對公司的投入度。」 ▪ ​​​網民:​返工半年仍多甩漏驚被炒​﹗KPT筆記助攻 4大貼士減少工作出錯 ​​​​ ▪ GPA唔夠點算好?大學生報工必知各大行業GPA要求 3招解救未達標學分 專業全方位人才配對 人工智能雖然可以快速初步篩選求職履歷,但只能作表面幫助,要作出最理想的人才配對,始終要靠經驗豐富的招聘顧問來篩選,Randstad利用「True-Fit Methodology」服務協助配對。Benjamin稱這方案包含3部曲,「Job...
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的人力資源團隊利用大數據,分析過往員工活動報名趨勢等資料,制定切合員工需要和喜好的活動。圖為公司舉辦的藝術工作坊。 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簡稱DX)是大勢所趨,但企業要真正轉型、推動創新,必須從員工做起。有資訊及通訊科技公司制定數碼轉型三部曲,全面提升前線及後勤員工的數碼轉型能力,並融入工作文化以至生活,帶領全體員工與公司同步成長、共享成果。 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擁有接近60年本地經驗,一直本著「為商業帶來革新」的使命,為各行各業提供不同智能商業方案。公司近年以「智.型辦公」為主題,方案包括從自動化邁向超自動化(Hyperautomation),以統一通訊塑造全面體驗(Total Experience),以及部署網絡安全網格(Cybersecurity Mesh)。 公司深明社會瞬息萬變,唯有與時並進,方可迎戰新興機遇與威脅,而科技及人才正正是其中兩項重要元素。因此,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除了積極培訓專業顧問及前線技術人員,以協助顧客加速業務成功外,亦同樣注重後勤員工的數碼轉型意識及能力。 ▪ 【2023旅行攻略】打工仔想請盡年假去玩?自製9 大長假期 推薦最啱玩長中短出走路線 ▪ 輸人唔輸陣﹗2023兔年12生肖事業風水位 2步驟用催運法寶加持事業運? 三部曲加速數碼化 提升同事工作效益 公司於2021年起,推出「DM for DX」(Digital Maturity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計劃,以三部曲形式與員工一同推動數碼工作文化: 一、建立意識(Awareness Building) 公司首先按不同員工對資訊科技的認知能力,制訂一系列培訓重點及計劃,並舉辦數碼轉型工作坊,讓後勤同事以至全體員工認識數碼轉型趨勢及思考如何在自身崗位上應用。 二、科技培訓(Technology Training) DX工具培訓分為初、中及高階三種程度,包括數據庫建立與管理、商業智能、流程自動化等工具練習,並結合日常工作流程,讓同事活學活用。 三、學以致用(Business Impacts)...
聽到科技創新,你腦海是否立即勾勒這樣的場景:一群學者正在埋首電腦中,對著數字和機械孜孜不倦⋯⋯其實這只是科創的刻板印象!應用科技追求的是將自然科學,如基礎理論、抽象原理等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科學,以解決具體生活難題。想在科創之路上走得更加暢順,重點在於走入真實的日常生活。投身科創界,不能夠閉門造車,反而需深入了解各行各業的發展狀況,擴闊科創思維,深化技術層面,認識不同知識範疇,這才能研發並推出真正適用於市場的項目。 ▪ 【2023旅行攻略】打工仔想請盡年假去玩?自製9 大長假期 推薦最啱玩長中短出走路線 ▪ 輸人唔輸陣﹗2023兔年12生肖事業風水位 2步驟用催運法寶加持事業運? 本地科創的機會將愈來愈多 縱觀整個香港,香港科創界的就業人數近年來不斷增加,由2014年約3.5萬人增加至2019年約4.5萬人;初創企業數量也是同樣情況,由2014年約1070家增加至2021年約3800家。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下稱ASTRI)的助理高級總監(物聯網感測和人工智能技術)Kenny 投身科創世界逾20年,直言:「香港在90年代的科創曾經很強勁,卻因各種原由而錯失機會,並形成了香港沒有人做Tech(科技)的情況。但近幾年局面已經截然不同,香港開始急起直追,政府積極推動,科技局的成立,開始主導不同發展方向。」 ▲圖片從左至右分別是:Kenny、Jack、Timsing和Ricky。Kenny是Jack在人工智能團隊中的導師,Ricky則是Timsing在網絡安全團隊中的導師。 他以建築業為例,過往該行業並未重視科技,然而現今科技已成為關鍵且必須發展的領域。面對人力短缺、設備不足等無法改變的客觀困境,唯有依賴科技來破解難題,提升效能。這也是全球發展大勢所趨,各行各業均面臨各種挑戰,踏上科技創新之路已成不二之選。 「科技行業本身的發展已迎來爆發式機遇,時機正好!技術的成熟能夠催化更多可能性,例如ASTRI與金管局合作開發適用於數碼港元試驗項目的沙盒。展望未來,越來越多項目將採用本地研發的創新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創新及科技局」已正式更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科技領域的發展之路很明確,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本地研發勢必受到重視。 全方位培訓探索各種可能性  Kenny認為,人才是科創的根本。香港的科技人才比想像中更多,八大院校培養了很多科研人才。問題是香港有沒有提供機會給他們發展?ASTRI早前推出「精英科技人才招聘計劃」(Top Technology Scholar Programme ,下稱TTSP),為碩士和博士畢業生提供全面的發展機會。計劃為期兩年,不僅提供明確的晉升步伐、豐厚的薪酬,更重要是提供跨行業的交流機會、跨科技領域的培訓。 ▲ Timsing認為參與TTSP的收穫遠超預期,除了能夠實踐理論,更獲得導師激勵,產生許多新的想法。 先進設備有助實踐理論 Timsing與Jack皆為TTSP的參加者,背景迥異。前者的本科及碩士均修讀資訊科技與網絡安全;後者的大學本科攻讀機械工程,碩士則專攻太空科學。Timsing現於網絡安全及分析領域擔任資深工程師。「在加入TTSP之前,我已經有幾年網絡安全相關工作經驗。碩士畢業後,我渴望朝研究開發(R&D)方向邁進,因為我熱衷於網絡安全相關的研究課題。ASTRI的安全試驗室極具吸引力,環境與設施皆為尖端科技,這為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空間,實現心中理論與想法。」 ▪ 辭職遭拒、被延長通知期? 打工仔遞信要出2招保障自己 防老細唔認數 ▪ 【人才荒】勞動人口3年少20萬﹗3大原因致企業難請人 教育、保健、IT極渴才...
多元、公平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簡稱DE&I)是近年非常流行的新職場文化,強調在職場上,廣納不同背景的族群,尊重且保有每個人的差異性,提升個人獨特性所能帶來的價值,最終達到職場平權。有不少企業以此為口號招攬人才,但這抽象的概念該怎樣實際操作呢? 難道計算一間企業是否擁有不同國籍、文化、宗教、年齡、性別取向和性取向的員工數目,數量愈多就愈多元共融?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真正的多元共融,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如何去「容忍」其他跟自己不一樣的人,而是企業如何透過策略、方針,打造出多元共融的職場文化,好讓每個人都能自在融入職場環境中,做到真正的「Be yourself 」。 ▪ 【2023旅行攻略】打工仔想請盡年假去玩?自製9 大長假期 推薦最啱玩長中短出走路線 ▪ 2023兔年邊個生肖有運行? 盤點12生肖開運顏色 「羊」人事業旺 「豬」隊友最搶手 推行實際的措施 讓員工做自己  安永大中華區人力資源主管合夥人周優妹(下稱Rebecca)堅信多元、公平與共融是在全球經濟體成功的關鍵,並將其視為主要的企業措施和實行目標。安永從招聘到制定管理政策,再到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多元共融都是核心考量,藉此創造一個讓所有員工都能發揮各自所長的、公平且融合的環境,並且能夠無所拘束地做自己,展現個人才藝性情。 對外,安永在2019年與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簽定《種族多元共融僱主約章》;隨後又於2020年簽署《好僱主約章》,決心推動多元共融。對內,安永的《全球行為準則》强調了多元共融的重要性,並為員工提供與背景不同的群體共處的基本指引,促進團隊的緊密合作,從而激發創新思維,帶來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Rebecca說明,安永目前有五個多元共融交流網絡(networking),專門聚焦多元文化背景、女性領導力、跨世代交流、在職父母和性少數群體(LGBTQ+)。通過定期舉辦活動和與相關NGO組織的合作,增强員工的DE&I意識,建立多元、公平與共融的企業文化。她舉例分享,為推動LGBTQ+職場共融,安永成立了Unity彩虹聯盟,通過科普相關的資訊並參加公益活動,消除職場上的偏見,尊重彼此的個人生活選擇。無論你的性取向是什麼,也能夠在工作環境自由的呈現真我。種種措施推行起來,成效可喜,先後獲得了多個相關獎項,例如在由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頒發的2021年「平等機會僱主嘉許計劃」金獎;多次入選香港同志共融僱主金獎榜單(LGBT+ Inclusion Index – Gold)等。 環境氣氛是人才去留的關鍵 作為一間企業,推行了那麼多的多元共融措施,到底有什麼正面影響呢?Rebecca表示這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大優勢,「最重要的是凝造出一個卓越的工作環境、職場體驗,使公司充滿人文關懷、員工關愛,公平、開放與包容的工作氛圍,讓每個員工Be yourself Be...
隨著時代的轉變,大家對工作的要求及所追求的價值也有不同。即使如此,在職場上,企業文化和職涯發展機會卻是不變的重要關鍵因素,直接影響打工仔的心態:能不能夠找到工作的滿足感,以及自我認同! 職涯路上 發展機會源源不絕 Bridget Luk(下稱Bridget)和Jessica Hong(下稱Jessica)都在星展銀行(香港)(下稱星展香港)工作逾30年,她們不約而同表示:「這段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公司多元的發展及晉升機會是我們始終如一的主因。」 ▪ ​​​網民:​返工半年仍多甩漏驚被炒​﹗KPT筆記助攻 4大貼士減少工作出錯 ​​​​ ▪ GPA唔夠點算好?大學生報工必知各大行業GPA要求 3招解救未達標學分 處於一個發展快速的行業,銀行需要隨市場的轉變及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星展銀行在香港的發展正是如此,多年來一直變革創新—首先在1998年收購香港廣安銀行,然後在2001年收購香港道亨銀行,最後在2003年合併並重組為星展香港。Bridget和Jessica與公司一起成長,捉緊每個發展機會。 Bridget在1982年加入廣安銀行任職前線Teller,當星展收購廣安銀行後,她主動把握機遇,轉型為第一批客戶服務大使(Customer Service Ambassador)。後來於2004年又轉型為第一批的銀行客戶經理(Relationship Manager),她從不擅言詞變得能說會道,並多次轉變工作崗位和環境。Bridget 笑說:「我喜歡嘗試新事物,既然公司有機會,我當然想挑戰自己。1998、1999年廣安剛被收購時,公司提出不同的計劃,我趁機審視是否有適合自己的職位。還記得那年在星期五參加面試Customer Service Ambassador,緊接的星期一便立即轉去新崗位,投入幾星期的訓練生涯。」 她從初級職位逐漸晉升至管理層,現時於星展香港私人銀行擔任執行董事 (Executive Director),而且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所長,實現個人價值。「跑數」的業務性質對她而言更是自我挑戰,雄心勃勃地帶領團隊更上一層樓,找到滿足感和新鮮感。「公司的晉升制度公平、透明,讓我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能明確看到自己的前途和發展道路,朝著目標一步步走到今日。」 多年以來,積極進取的她為客戶解決了不少的困難,達成了許多目標,和客戶之間建立了良好關係,甚至和客戶的下一代也成為朋友,一句「B姐」,一張親筆書寫的聖誕卡,一一化為她的工作動力。這些成功感都是內心那團火的燃料,不斷鞭策她與時並進,一年做得比一年更好。 跨足多部門 不斷學習新技能 另一同事Jessica 指出:「不知不覺,在這裡工作了30多年!這些年來一直都有很多新事物、新技能和新知識需要學習,根本沒有留意到,原來已經過了這麼多年。」她還清楚記得自己於1992年1月入職,當時在道亨銀行旗下的海外信託銀行海外信用卡中心擔任電話客戶服務員。工作數年後,Jessica希望嘗試和學習新事物,於是她主動和人力資源部討論,尋找合適的內部調職機會,隨後在2002年調往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部的營運團隊,負責支援銀行分行營運、銷售等多項工作。近期Jessica更轉職到企業及機構銀行的營運團隊,跨足多個部門,擔任不同職位,持續學習。 星展香港除了定期舉辦培訓和學習活動,幫助員工提升自己的能力,開拓知識領域外,更會針對員工的工作需求提供支援,舉行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協助他們保持競爭力。Jessica直言:「我很喜愛學習,享受每一個課程,也從中獲取不少新技能,加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成功抓緊公司每一個機遇。」...
▲工程發展愈趨多元化,獲香港工程師學會認可的註冊專業工程師(R.P.E.)資歷,現已增至21個界別,包括近年新興的能源、生物醫學等界別。  工程師類別繁多,參與築橋、修路、大型基建項目的土木工程師,只是其中一種,由我們日常所用的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至近來引起關注的人工智能,還有能源、環境、生物醫學等專門行業,也需要有工程師。而隨著政府的創科、環保藍圖出台,及業界展望,相關的工程學人才只會更炙手可熱。正為未來左顧右盼的應屆DSE畢業生,成為工程學專才或將是一條可長遠發展的出路。  創科、環保新能源大勢所趨,專業工程師不愁出路  「當提及工程師,仍有不少人將之與出入地盤、監督基建的土木工程師,劃上等號,其實,工程師涵蓋的範疇很廣泛,工種亦很多,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與工程師息息相關。」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表示,至今,獲學會認可的專業工程界別,已增至21個,除較為人熟悉的建造、屋宇裝備、土木、電機等行業,與創科產業鏈關係密切的MIS製造、工業及系統,以及電子、人工智能、資訊科技、生物科技等界別,也需要大量工程學人才,來達成政府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願景。  「除了創科這個重要發展方向,港府並早於2021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希望將香港打造成『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的城市,故此,能協助發展環保能源的工程師,將愈來愈吃香。」卜會長稱:「換言之,工程學科出身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絕不愁出路。」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稱,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與創科及環境相關的工程學系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應不愁出路。  ▪ 想入行做工程師?即刻撳入嚟睇吓有咩相關職缺! 正致力將業務發展焦點放在環保新能源,以回應氣候行動藍圖的香港中華煤氣,已落實今年在本地多間大學,招募約20名見習行政人員(Management Trainee),該公司的配氣操作部總經理黎錦圖表示,期望透過為期2年的MT計劃,能讓一眾對能源行業、環保有熱忱的年輕畢業生,可為地球零碳排放,出一分力。 ...
雖然而家網上討論區啲工程佬好興講,如果有仔女一定唔建議佢做工程。老豆做工程行業,子女做工程行業嘅概率係會比較高的,但並唔一定。我自己老豆就係做工程做咗一世人。不過佢係做鬥木佬,我係做工程師。  ▪ 地盤佬日誌-越做越掂/霉? ▪ 地盤佬日誌-引入外勞好唔好? 有直接關係嘅影響  依家我哋呢一代已經少咗人子承父業,不過都有啲人係會子承父業嘅,例如係啲判頭如果個仔唔接手的話老一輩退休嗰陣時基本上間公司九成就要摺。另外有啲超細行頭(可能全行得幾個人)如果唔係子承父業都冇人入行。  另外直接關係一個就係介紹,因為工程呢一行入行嗰陣時跟嗰個師傅如果手勢好的話係會一世就用,所以有啲工程老一輩如果見到啲仔女讀書唔成或者係畢業嗰陣時做咗啲冇乜前途嘅牛工,就會嘗試介紹佢哋入返工程咁啲好嘅師傅或者公司。  另外,有啲工程行頭講冇人介紹就好難入行,嗰啲就真係好多時成行啲人都有屋企人係做工程㗎。  ▪...

想收到更多JobsDB最新職場資訊?

Scroll to Top

Processing, please wait…